部门规定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部门规定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暂行)

时间: 2019-03-22     浏览次数:147      【返回】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暂行)

国知办发管字〔2015〕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知识产权局: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和《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国办发〔2014〕64号)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推广专利导航工作经验,在总结凝练宏观专利导航项目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局制定了《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暂行)》(以下简称“《导则》”)。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是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的重要载体,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是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的重要体现,对有效发挥专利信息导航作用,支撑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推广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发展进入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攻坚期,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以知识产权构筑产业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有赖于专利导航的前端引领。国务院印发的广东、天津和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等均作出“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的明确部署,《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融合领域关键环节专利导航,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储备与布局”的明确要求,将专利导航作为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在自贸区建设和“互联网+”行动中予以重点推进。  

  专利导航是产业决策的新方法,是运用专利制度的信息功能和专利分析技术系统导引产业发展的有效工具。开展专利导航可以发挥专利信息分析对产业运行决策的引导作用,发挥专利制度对产业创新资源的配置作用,提高产业创新效率和水平,防范和规避产业知识产权风险,强化产业竞争力的专利支撑,提升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是专利分析与产业决策深度融合的主要抓手,是在专利导航下产业创新资源配置的顶层设计过程。作为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亟需推行专利导航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在更大范围推广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  

  二、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的主要内涵  

  (一)项目定位。一是制订和调整产业规划的依据。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能够发挥专利信息导航作用,以全球视野研判产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为制定出台或调整完善产业规划提供基础性支撑。二是开展企业微观专利导航的基础。通过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全面梳理和分析产业关键领域全球专利布局,能够为企业等市场主体实施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制订专利运营方案,开展专利布局储备提供前瞻性分析。  

  (二)分析方法。通过产业专利大数据分析,从产业发展历史演进的视角,揭示产业链与专利布局的匹配度和产业竞争中的专利控制力,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和创新重点,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路径,指引企业培育、人才引进、协同运营等发展路径。  

  (三)项目管理。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具有专利分析和规划决策等不同阶段,必须从机制上保障分析成果科学有效,成果落地顺畅有力,可以建立项目委托方、承担方和评估方等共同参与,包括管理决策机制、执行协调机制、质量保障机制等在内的项目管理制度。  

  三、推广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的要求  

  (一)加强《导则》宣贯。要加大宣传力度,向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做好《导则》宣传工作,为推广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要丰富宣贯内容,做好《导则》主要理念和方法的解读,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活动,宣讲专利导航是提高产业决策科学化水平的新举措。  

  (二)科学界定专利导航。目前,一些地方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行业协会等已经开展了相关的产业专利分析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握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的内涵,深刻理解产业规划类和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的实质,对专利导航进行科学界定。一般的查新检索、预警分析、项目评议等专利分析不属于专利导航。  

  (三)开展项目备案管理。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的项目委托方,包括各级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全国性或地方性行业协会等,可按照“自愿、分步、随时”的原则向我局进行项目备案。项目立项时通过所在省(区、市)知识产权局向我局提交项目立项备案书,备案的项目完成后,向我局提交专利导航分析报告和正式出台的政策性文件等项目成果及项目管理、专家评估意见、成果应用效果等相关证明文件。  

  (四)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国家知识产权局统筹协调、引导规范,省级知识产权局推广带动、具体实施的项目实施联动工作机制。每年我局将在已完成的备案项目中遴选一批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示范项目,进行大力宣传并给予一定经费支持,支持完成示范项目的服务机构优先申报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积极承担我局的相关专利导航项目。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等备案的项目予以优先考虑。  

  各省(区、市)知识产权局要积极推动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等加大项目实施力度,贯彻落实《导则》,并扎实做好项目备案工作。

  特此通知。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

                                                         2015年7月29日


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暂行)


  一、引言

  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紧扣产业分析和专利分析两条主线,将专利信息与产业现状、发展趋势、政策环境、市场竞争等信息深度融合,明晰产业发展方向,找准区域产业定位,指出优化产业创新资源配置的具体路径。

  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主要包括三个基本阶段:一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二是产业专利导航分析;三是制定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性文件。三个基本阶段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通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确定分析边界,明确分析需求,掌握产业规律,了解政策资源,梳理发展问题,是专利导航分析的基础;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是项目的主体内容,是专利信息科学有效导航产业决策的关键;制定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性文件是发挥专利导航对产业决策支撑作用的具体体现,是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的zui终目标。

  本《导则》梳理了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的管理方法,包括组织方式、流程管理、工作机制等方面,系统介绍项目三个基本阶段的分析内容、成果形式等,供参与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的相关单位或机构参考。项目管理人员可重点关注第 一至第三部分内容,熟悉项目基本流程,把握管理要点和关键节点,建立工作机制;项目服务机构的分析团队重点关注第三和第四部分内容,熟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和专利导航分析内容,把握专利导航分析流程和要求;政策性文件起草人员重点关注第四和第五部分内容,了解专利导航分析内容和成果,熟悉产业规划、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的起草、出台的思路和程序。

  二、项目管理

  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与一般的专利分析项目不同,管理上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需要明确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整体思路;其次,需要理清项目各方的定位、职责分工和协作机制;第三,需要合理安排项目实施流程和进度,做好节点控制,保障项目质量。

  (一)整体思路

  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从产业现状分析入手,梳理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产业专利布局的宏观态势,以产业链与专利布局的关联度为基础,揭示专利控制力与产业竞争格局的特征关系;以专利导航分析为基础,指引产业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路径,结合产业创新的政策资源,研究编写专利导航视角下的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性文件,切实发挥专利导航的决策支撑作用。

  (二)项目分工

  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一般涉及项目委托方、项目承担方及项目评估方,对于项目各方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分工如下。

  1.项目委托方

  通常为组织开展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的单位或机构,项目委托方可组织相关部门成立项目工作组,确定牵头负责的部门及负责人、专门的管理和联络人员,项目工作组中部分成员应具有产业相关知识和技术背景。项目工作组主要负责提出项目需求、确定项目目标、组织产业调研和项目评估工作。

  2.项目承担方

  通常为承担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具体分析和研究工作的单位或机构。承担方应成立专门团队,负责产业调研分析、专利检索分析和规划决策分析等项目执行工作。项目组成员应具有产业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背景,较强的产业分析和专利信息分析能力,以及较强的产业政策研究和规划编制能力等。

  3.项目评估方

  项目评估方通常是由产业政策、产业技术、专利分析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可由项目委托方组织成立或授权具有项目监理能力的单位或机构承担,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估,以保障项目质量。项目评估方对项目承担方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审核论证,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建议。

  (三)工作机制

  项目各方可建立包括管理决策机制、执行协调机制、质量保障机制等在内的联动工作机制,保证项目实施进度和运行效率。

  1.管理决策机制

  由项目委托方负责人和项目承担方负责人组成决策组,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和关键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和决策,负责调配相关资源,督导项目进度,并推动成果应用。重要节点的有关会议等应邀请项目评估方负责人参加。

  2.执行协调机制

  由项目委托方代表、项目承担方代表组成的执行组,通过密切沟通与协作,完成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的具体执行。重要节点的有关会议等应邀请项目评估方代表参加。

  3.质量保障机制

  一是项目承担方建立的内部质量控制机制;二是委托项目评估方进行项目成果评估,包括项目重要节点的阶段性成果和zui终的项目成果。

  (四)流程管理

  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流程主要包括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产业专利导航分析、制定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性文件等。

  1.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包括产业调研、报告撰写、报告论证等环节。

  (1)产业调研。项目承担方在充分调研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拟定产业调研方案,实地开展调研活动,汇总调研信息。项目委托方应积极配合产业调研工作,提出专利导航分析需求、明确调研对象、协调调研时间以及其它具体事宜。

  (2)报告撰写。项目承担方汇总产业调研结果,结合文献资料和项目需求,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和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明确专利导航分析总体思路和创新主体的政策需求等,撰写产业分析报告。

  (3)报告论证。项目委托方或受权的项目评估方开展分析报告论证,对报告内容及下一阶段分析思路进行研讨,提出意见和建议,由项目承担方修改完善。

  2.产业专利导航分析

  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是运用专利导航方法,以产业分析为基础的专利分析,包括产业相关专利数据的获取、分析和挖掘。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方案制定。项目承担方根据产业调研和分析情况,结合项目委托方的需求,提出产业专利导航分析的工作方案,明确项目分析范围、分析重点、进度安排、项目成果等内容,经委托方或决策组同意后实施。

  (2)项目实施。项目承担方组织专门团队,完成专利信息的检索、采集、处理、分析和报告撰写等。执行组(或委托方与承担方)就分析策略、阶段成果等及时进行沟通。

  (3)成果审核。项目委托方或受权的项目评估方对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成果进行全面的审核评价,包括但不限于:检索策略、分析方法、产业结合度、路径规划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等。

  3.制定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性文件

  制定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性文件是对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成果的综合利用,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分析成果挖掘。项目承担方结合现有产业政策和发展目标,提炼和修正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成果,为制定政策性文件提供客观、准确、全面的分析成果支撑。

  (2)大纲拟定与论证。项目委托方确定拟制定的政策性文件类别。项目承担方按照政策性文件的基本要求,明确整体思路、目标和主要模块,拟定文件大纲。视需要可以由项目评估方对大纲进行论证。

  (3)文件起草。项目承担方充分利用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成果,进一步加工提炼相关数据和结论,在大纲框架下撰写相关内容。文件成稿后,由项目委托方或受权的项目评估方组织有关专家,对政策性文件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由项目承担方对文件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文件草稿或征求意见稿,交项目委托方。

  (4)文件出台。按照政策性文件出台的规定程序或惯例,项目委托方可以正式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并修改完善,协调达成共识,形成文件送审稿,按程序报经有权机关审批同意后,发布实施。项目实施方和项目评估方予以配合。

  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目的在于了解产业发展现状,掌握产业发展趋势和规律,梳理区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了解政府部门的决策需求和创新主体的政策需求,确定专利导航分析的边界和需求,为后续开展专利导航分析、制定政策性文件奠定基础。

  (一)分析内容

  1.全球产业现状

  对全球产业发展的经济和技术信息进行收集、梳理和归纳,了解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总体趋势。

  (1)产业基础数据:全球产业规模,产业链、技术链和企业链构成等。

  (2)产业转移趋势:结合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全球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和转移趋势。

  (3)优势国家/地区产业政策:引领产业发展的优势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2.我国产业现状

  对我国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了解该产业基本情况、总体趋势、政策环境等。

  (1)产业基础数据:我国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布局、龙头企业分布等。

  (2)产业发展趋势:该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整体趋势。

  (3)产业政策:国家层面和有关地方针对该产业的专门政策等。

  3.区域产业现状

  对区域产业发展的经济和技术信息进行收集、梳理和归纳,了解区域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政策环境等,并通过与全球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环境进行对比,初步判断区域产业发展的定位和需求。

  (1)产业基础数据:区域产业规模,产业链、技术链和企业链构成等。

  (2)面临问题:区域产业发展的问题、行业的共性技术难题、企业产品和技术研发中防范专利风险的难点等。

  (3)政策环境:区域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资源环境,包括产业政策、创新政策,以及行业协作平台、公共服务资源等配套支撑等。

  (二)分析成果

  分析成果主要为产业分析报告,该报告至少包括以下部分:产业整体态势(包括产业链、技术链、企业链等),区域产业发展定位、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管理或服务部门的决策需求和创新主体的政策需求分析等。

  四、产业专利导航分析

  在产业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专利导航分析,揭示专利控制力与产业竞争格局关系,分析产业创新方向和重点,明晰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研判产业创新发展路径,形成制作专利导航分析图谱和编写产业规划的决策依据。

  (一)分析内容

  主要包括产业发展方向导航、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路径导航等三个模块。

  1.产业发展方向导航

  产业发展方向导航模块以全景模式揭示产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与基本方向。首先,从技术发展、产品供需、企业地位和产业转移等不同角度论证产业链与专利布局的关联度;其次,以产业链与专利布局的关联度为基础,进一步从技术控制、产品控制及市场控制等角度论证全球产业竞争中专利控制力强弱程度,揭示专利控制力与产业竞争格局的关系;zui后,以专利控制力为依据,预测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技术发展重点方向和市场需求热点方向,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1)产业创新发展与专利布局关系分析

  ①产业发展与专利布局的关联度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技术发展。分析技术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否伴随相关专利布局,论证专利布局与技术发展的关联度。

  产品供需。分析产品更新换代与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是否一致,论证专利布局与产品供需之间的关联度。

  企业地位。对比企业的产业地位与专利实力,论证企业的产业地位与专利实力地位匹配程度。

  产业转移。分析产业在全球空间上的转移趋势与各国的专利申请趋势是否一致,论证专利布局与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

  ②专利在产业竞争中发挥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技术控制。分析发达国家或垄断企业在产业链各环节的专利分布情况,研究其对技术的控制力程度。

  产品控制。分析发达国家或垄断企业在产品链上的专利布局,研究其对产品链的控制力程度。

  市场控制。分析发达国家或垄断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专利分布情况,研究其对市场的控制力程度。

  (2)专利布局揭示产业发展方向

  ①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全球各产业环节专利布局变化反映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主要发达国家各产业环节专利布局结构变化反映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龙头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龙头企业的专利布局结构变化反映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②技术研发热点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专利申请趋势热点方向。对比各技术方向的专利申请趋势、技术增长率变化趋势,分析技术研发热点方向。

  核心技术演进热点方向。梳理核心专利技术演进方向,分析技术研发重点方向。

  龙头企业研发热点方向。分析龙头企业专利布局热点变化方向,分析龙头企业的研发重点方向。

  协同创新热点方向。分析合作申请专利集中的领域可能是研发的热点、重点或难点。

  新进入者集中的热点方向。新进入者占比较高或者近年申请量占比较高的方向通常是技术研发的热点方向。

  专利运用的热点方向。专利诉讼、专利无效、专利许可转让等集中的方向通常是热点技术方向。

  2.区域产业发展定位

  区域产业发展定位模块以近景模式聚焦区域产业在全球和我国产业链的基本定位。该模块立足区域产业现状,以专利信息对比分析为基础,将区域产业的技术、人才、企业等要素资源在全球和我国产业链中进行定位,明确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揭示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布局、企业培育、技术发展、人才储备等方面的问题。

  (1)产业结构定位

  分析区域产业专利布局结构,对比其与全国/全球/发达国家/龙头企业专利布局结构的差异。

  (2)企业创新实力定位

  ①区域企业专利布局的产业链优劣势环节分析。

  ②对比区域企业的专利数量在全国/全球占比,给出区域企业在全国/全球的创新能力定位。

  ③对比区域企业核心专利在全国/全球占比,给出区域企业在全国/全球的竞争实力定位。

  ④对比区域龙头企业与国际/国内龙头企业在专利申请数量、质量及活跃度等方面,分析区域龙头企业的专利控制力和面临的专利侵权风险情况。

  (3)创新人才储备定位

  分析创新人才的发明创造重要性和活跃度,识别产业创新人才,进行区域创新人才的定位分析。

  ①区域创新人才拥有量在全国/全球的占比。

  ②区域创新人才拥有量与其他区域创新人才拥有量的对比。

  ③区域创新人才在产业链各技术环节分布情况。

  ④区域产业领军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例如:区域若干产业领军人才创新成果的专利数量和质量等。

  (4)技术创新能力定位

  ①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各技术环节专利在全国/全球的占比;区域各技术环节的近年专利申请活跃度及其与全国/全球对比。

  ②区域技术竞争实力。区域各技术环节的核心专利在全国/全球占比;区域各技术环节核心专利申请活跃度与全国/全球对比;区域专利维持年限与全国/全球对比。

  (5)专利运营实力定位

  ①区域专利运营活跃度。包括:区域产业领域内专利交易许可的数量、金额等。

  ②区域专利运营主体情况。包括:区域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联盟、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等运营主体情况,及其涉及的专利许可、转让、融资、诉讼及专利池等情况。

  ③区域专利运营潜力。包括:区域专利运营主体与其他区域运营主体的基础实力和潜力等的对比。

  3.区域产业发展路径导航

  区域产业发展路径导航模块以远景模式指出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具体路径,包括但不限于:产业布局结构优化路径、企业整合及引进培育路径、技术引进及协同创新路径、人才培育及引进合作路径、专利协同运用和市场运营路径等。

  (1)产业布局结构优化路径

  ①强化产业链优势。对于分析确定为区域产业优势细分领域和环节,主要通过研发创新、专利布局、技术合作等手段巩固区域产业优势。

  ②弥补产业链劣势。对于分析确定为区域产业链劣势环节,可考虑结合政策驱动、人才引进、对外合作等加以提升。

  ③填补产业链空白。对于分析确定为产业链的空白领域,视产业结构优化需求和区域资源约束条件,可选择性地采取对外引进、合作等方式进行填补。

  ④防范系统性专利风险。对于产业链重点环节,根据专利储备情况和市场竞争态势,识别系统性专利风险,提出风险应对方案。

  (2)企业整合培育引进路径

  ①企业培育与整合路径。对于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鼓励区域内部整合;对于区域内特定环节具有较强创新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和培育。

  ②企业引进与合作路径。对于区域的薄弱或空白技术领域,考虑引进国内外在该技术领域具有领先创新实力的企业或者与其开展合作。

  (3)创新人才引进培养路径

  ①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优先支持符合本地产业发展目标的创新人才,鼓励创新人才向关键产业环节集聚;支持具有创新实力、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创新人才。

  ②创新人才引进/合作路径。引进产业薄弱或缺失环节的创新人才;引进具有创新实力、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创新人才或与其合作。

  (4)技术创新引进提升路径

  ①区域领先产业环节的技术提升路径。对于区域优势技术领域,可在专利布局优化、专利控制力方面给出提升策略和路径。

  ②区域重点产业环节的技术赶超路径。对于具有一定创新实力,但与世 界 领 先水平相比存在差距的产业环节,可跟踪并预警重点竞争对手的专利技术动向等。

  ③区域薄弱产业环节的技术加强路径。分析区域产业薄弱环节的专利风险和潜在技术切入点,提高研发起点和研发效率。

  ④区域空白产业环节的技术引进路径。对于区域缺失的关键产业环节,分析可考虑引进的专利技术及其来源等。

  (5)专利协同运用和市场运营路径

  ①专利协同运用路径。重点支持区域产业薄弱或缺失环节的协同创新、联合引进、专利协同布局等。

  ②专利市场运营路径。支持区域创新主体运用优势专利资源,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开展专利运营。

  (二)分析成果

  分析成果至少应包括: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产业专利导航图谱集、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数据集。其中,图谱集的内容至少包括:产业方向、定位和路径导航以及各技术分支等专利信息分析成果。

  分析成果应以准确实用、易于理解为原则,既要系统梳理技术发展脉络和创新演进路线,全面把握产业专利布局趋势,又要立足产业发展定位,做好产业发展路径导航,做到易读易懂、实用好用,充分体现专利导航工作思路。

  五、制定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性文件

  在专利导航分析成果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目标和创新主体政策需求,进一步凝炼提升,有效发挥专利导航对产业决策的支撑作用,研究制定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性文件。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性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的规划、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等,可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特点、政策基础和相应规定,确定政策性文件的具体形式。

  (一)起草原则

  1.协调性。充分梳理和利用区域现有相关政策,专利导航创新发展政策性文件要与区域产业政策、国家宏观政策相协调,要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专利导航分析成果相衔接。

  2.创新性。政策性文件的起草过程是对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成果的创造性应用,要探索专利导航成果深度融入产业决策的具体方式。

  3.可操作性。政策性文件要目标明确合理,科学谋划工作任务,分步有序实施,统筹集成政策资源,建立责任清单,加大统计评价和绩效考核力度,保障政策落地。

  (二)编制内容

  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性文件总体上一般包括以下四部分:

  1.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可以包括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等体现政策性文件总体思路的内容。以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成果为基础,从我国产业发展整体形势和区域产业发展内在需求出发,阐述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从产业创新发展的特点出发,提出在专利导航思路下产业创新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发展目标

  充分研究专利数据与产业发展数据的耦合度,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目标,结合专利导航分析情况,按照总体要求,提出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目标,及技术创新、专利布局、人才培养、服务体系建设等分类目标。

  3.主要任务

  围绕发展目标,重点从产业布局、企业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专利运营等方面部署产业创新发展任务,同时,可明确平台建设、机制建设等支撑性任务,如,整合区域已有平台资源,搭建产业专利导航信息平台,为持续动态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提供支撑;建立和形成专利导航与产业决策相融合的工作机制,提升企业专利信息利用意识和能力等。

  4.保障措施

  保障政策性文件落地实施的相应措施,如,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资金投入,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建立统计评价和监督考核机制等。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地  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70内蒙古科技大厦1106室

联系电话:0471-4953596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研究会  维护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研究会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研究会

技术支持:艾易网络

备案号:蒙ICP备19002624号-1

扫一扫关注更多